媒体湖医药

【中国网】湖北医药学院:构筑人才发展高地 聚力人才强校引擎

编辑:点击:10 时间:2025-10-18 文章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六秩奋进路,扬帆新征程。在喜迎建校60周年华诞之际,湖北医药学院于10月9日隆重举行2025年人才工作大会,并发布首届“湖医药科学家”“湖医药学者”名单。

厚植人才沃土,构筑发展新高地

 “十四五”期间,湖北医药学院人才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党管人才格局持续巩固,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出台10余项人才服务政策,年均投入人才发展经费超千万元,高水平人才加速集聚。

人才引育质量不断提升,专任教师总数较“十三五”末增长60%,博士占比由“十三五”末的34.4%提升至48.8%,新增省级及以上人才22人,人才项目总量破百,覆盖全部省级类别。

人才发展机制逐步优化,学校持续深化人事改革,服务人才发展,实施岗位聘用、教师分类管理和绩效分配改革。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引导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

人才支撑发展效能显增,带动学校学科晋位、科技进步、教学提质和校地协同产教融合。“十四五”期间,ESI学科全球排名中,临床医学进位至前2.2‰,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软科医药类学科排名提升至29位,较2024年上升10位。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增加,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获批省市级各类科技成果奖近百项,获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成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实施精准施策,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

2025年是湖北医药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更名大学和申博攻坚的关键之年,该校确立2025年为“人才发展年”,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引才、育才、用才举措。

在引才方面,开展全校人才大盘点,编制《人才质量分析报告》,精准识别人才需求缺口,设立国家级人才引进工作专班,上半年成功全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另以柔性引进的方式吸引国家级人才(团队)5个。

在育才方面,出台《战略人才力量“特岗计划”实施办法》,设立“湖医药科学家”和“湖医药学者”两类特岗,首批聘任“湖医药科学家”5名和“湖医药学者”2名。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精准开展人才服务,打造“人才之家”、设立“人才门诊”。

深化改革创新,谱写人才强校新篇章

湖北医药学院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经过多年发展,综合排名稳步进位,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该校大力引进人才,打造十堰人才高地,履行大学职能,持续输送医药专业人才,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助力地方生物医药产业。截至目前,该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超、英国皇家麻醉学院院士马大青两位杰出校友,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和创新团队20个,以及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等省级人才和创新团队163个。

湖北医药学院制定并落实鼓励毕业生留堰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该校是湖北省开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最大的省属院校,招生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技术、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管理等学科。

湖北医药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湖北省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该校始终将人才工作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

据介绍,近年来,湖北医药学院高层次人才不断汇集,人才磁场效应初显。“学校不惜代价引人,每年人才工作经费都在1000万元以上;不遗余力育人,大力实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不拘一格用人,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走上重要岗位;推动一批人才走进企业车间、走上田间地头;推荐一批人才到有关部委、省市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不折不扣留人,着力打好政策牌、服务牌、平台牌。”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智力动能,为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讯员:马俊凯、郑语晨、黄松鹤)

新闻链接: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yQ8j5VNx.html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