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俊泽)11月4至6日,我校举办了建校6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医学与科技伦理学术论坛。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伦理学》主编王明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曹刚教授为我校师生进行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建设现场咨询会、学术报告及学术交流。活动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湖北政策理论社科普及基地承办。
在学科建设现场咨询会上,两位教授对学校伦理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了解,对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给出了观点和建议,一一回应了伦理学科及相关学科老师们关心的学术问题。两位教授深入浅出的回答让在场教师受益匪浅。

11月4日举办的学术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全新教授主持,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长唐俊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上,曹刚教授以《AI时代的职业伦理》为主题,以经典的文学作品、寓言故事、时代案例为叙事载体,从人类、社会、个体这三个不同层面为大家层层剥开伦理学框架、伦理论证的逻辑,以一种独特叙事与逻辑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叩问“医学何为”“科技何往”这一价值命题,指出AI时代要通过自我定位、人际联结、知行合一,达到一种审慎的道德认知、扩展式的道德共情、担当的责任及道德勇气,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王明旭教授发表了以《拥抱机遇、共铸辉煌、同心同德赢未来》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他围绕师生们关切的问题,结合自身教科研背景、广阔的社会服务经历给了中肯的指导和建议,对师生在科研及论文发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以学术期刊主编的专家视角进行了细致地解读分享。他还与参会的各学科教师、同学进行了问答式的交流探讨。
期间两位教授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人文伦理等进行了调研。
11月6日下午,王明旭教授在我校直属附属人民医院作了题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行动与展望》的讲座,不仅从理论上解读了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科研价值,也通过对已经开展的前五届医患命运共同体活动的介绍,让医务人员看到了医学伦理人在推动健康医患关系中的作为与担当。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适逢我校建校60周年,在这样承前启后的历史坐标上,我们聚焦时代发展中的职业伦理规范、科技伦理边界、医患命运共同体构建,一方面是对医学院校如何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另一方回应了伦理学对医药领域发展的价值引领,也是献给学校庆的人文情怀学术厚礼。(审核 陈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