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刚)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切实增强我校思政课的思想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10月2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郑丹凤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并提出要求。马克思主义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会。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磊主持。
备课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姚小飞教授从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贯彻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三方面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进行了导学,思政课五门主干课程负责人曾璐、高志婕、谢美娟、张丹、王刚分别结合各自课程实际就如何融入思政课汇报了相关工作设想。随后,孔祥清、隆娟、尉迟光斌等与会教师也就此问题进行了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全新就学院如何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理论学习、宣传宣讲、教育教学、研究阐释等工作做了安排,尤其是对如何学习借鉴往年国社科、教育部思政专项中标课题进行了心得体会交流。

最后,党委书记郑丹凤对学院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和建议。对如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时代意义与理论意义,在为何学上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最好的鲜活教材。思政课教师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二是要精准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在学什么上做到融会贯通。要深刻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所蕴含的人民立场、斗争精神、天下情怀,提高面向青年学生宣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领其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三是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问题导向,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用党的创新理论回应学生之问,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有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内容为要,做到融入教学的精准性和系统性。坚持方法创新,做到融入教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问题意识,做到融入教学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四是要继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希望大家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和育人水平,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审核 陈全新)




